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
你的位置:开云技术管理软件 > 新闻动态 >

晚年的彭德怀: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,毛主席还是了解我的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9:25    点击次数:188

1965年9月23日7时30分,彭德怀接到毛主席秘书的电话,告知他主席希望在一个小时后与他进行谈话。

彭德怀本想晚上拜访主席,顾及到其晚上工作、上午休息的习惯,但秘书坚持说:“还是上午来访更为合适。”

彭德怀提早十五分钟抵达时,发现毛泽东已站在门外迎接,就这样,两位领导人准时会面,无需多言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两人进屋后闭门详谈五小时,彭德怀陈述完见解,毛泽东听后颔首赞同:“或许你言之有理。”

【素持守正:彭德怀与吴家花园】

彭德怀曾一度离开中南海永福堂的原住所,迁居至吴家花园。

远离市中心的喧闹与人声鼎沸,多年行军征战的彭德怀难得感受到一丝轻松与宁静。

吴家花园建于清初,包含一座北向正厅,布局为一明两暗数间,并配有东西两侧独特的院落,整体结构和谐雅致。

院中,汉白玉小石桥横跨园中小河,河水源自玉泉山泉。四周亭台楼阁映衬,风光旖旎,漫步其间,恍若步入一幅古意盎然的水墨画卷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吴家花园被划归至人民政府名下,成为中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所属财产。

抵达吴家花园的彭德怀无心赏景,他出身贫寒,时刻挂念民众,劳动人民的勤劳本色,始终铭记在他心中。

入住古宅后不久,彭德怀开辟菜地,亲手栽种时令蔬菜,包括顶花带刺的黄瓜、硕果满枝的西红柿及成串的灯笼椒等。

吴家花园周边居民常遇彭德怀老人俯身耕作,他头戴草帽,裤脚高挽。时而几人围其菜地,交流种植心得,更多则是相互赠送各自地里的瓜果蔬菜。

然而,起初,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位便是昔日那位“横刀立马”的英勇彭大将军。

为精准计算亩产量,他亲身下水田,与青年们共筑池塘淤泥肥田,并亲自耕作了一片小麦试验地。

经他悉心栽培,试验田中的庄稼生长得茂密且健壮,展现出一派蓬勃生机。

彭德怀虽一生无亲生子女,却深爱吴家花园周边的孩童。1960年儿童节前夕,即便粮食匮乏,他仍心系孩子们,未忘节日。

他特别要求工作人员邀请附近小朋友来家做客,并分发预备好的书包、文具、糖果等,向孩子们表达节日的祝福与问候。

衷心感谢彭爷爷的关怀与帮助。

彭爷爷,我们郑重承诺,今后定当勤奋学习,不断提升自我,以实际行动回馈祖国,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听着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许诺,即便是戎马倥偬、铁骨铮铮的彭德怀,也情不自禁地眼眶湿润,心生感动。

在吴家花园居住时,彭德怀并未与世隔绝,侄女彭钢每周末必归,她的探访不仅带来亲情的温暖,还成了彭德怀洞悉社会发展动态的渠道。

他始终牵挂国家未来与民众福祉,怎能对时事政治漠不关心、一无所知?

傍晚返校时,彭钢总由彭德怀亲自送至汽车站,目送汽车远去直至消失,而后彭德怀才慢慢踱步返回吴家花园。

1964年5月,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、未来战争预测及国家经济与地理条件,决定实施一、二、三线战略布局,并全力投入三线战略建设。

一时间,以“三线”地区为核心的国防工业建设,掀起了自建国以来的又一个国防工业建设与发展的高潮。

“三线”指西南、西北内陆的川、云、贵、陕、青五省及晋、甘、宁大部,还包括乌鞘岭以东、雁门关以南、京广线以西及鄂、豫、湘、冀西和桂西北、粤北地区。

毛泽东认为,当前工厂多集中于大城市及沿海地区,若遭帝国主义侵略,将极大妨碍备战工作。

毛泽东指示,工厂需分割并迁至内地深处,分散至各省,确保各省均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。

【话落调动:“也许真理在你那边。”】

1964年,中国成功试验首颗原子弹,彭德怀手执《人民日报》,内心激动万分,眼眶中不禁涌出了激动的泪水。

1965年9月11日,有人至吴家花园传达消息,邀彭德怀赴人民大会堂,称中央领导正等候与他进行交谈。

彭德怀走进江苏厅后得知,与他交谈的是彭真,并有贾震、乔明甫陪同。

寒暄简短后,彭真阐明谈话要点:“我代表党中央告知,中央决定派遣你至大三线,出任副总指挥一职。”

彭德怀身形一震,沉默片刻后冷静回答:“身为共产党员,本应服从,但我对工业生产无经验。因此,派我去三线不如让我去农村进行调研。”

彭真再三相劝无果,两人意见不合。彭德怀焦急表示:“我必须见毛主席,否则我哪也不去。”见状,彭真只好礼貌地送走了彭德怀。

彭德怀重返吴家花园后,数日以来,心情郁郁,难以开怀。

9月21日,他致信毛泽东,恳请批准其返回家乡农村。当日,此信便送至毛泽东的办公桌上。

9月23日早晨7时30分,毛泽东的秘书向彭德怀致电,告知:“主席请您于8点半前前往进行交谈。”

彭德怀心中暗自一惊,但随即被几缕喜悦之情所替代。

他思索片刻,对着话筒回答道:“主席通常晚上工作,上午需休息,因此我计划晚上去拜访。”

彭德怀作为毛泽东的多年战友及师生,深知其作息习惯。

秘书坚持说:“还是请您上午过来为好。”

挂断电话后,彭德怀立刻吩咐赵凤池启动车辆,于8时15分准时到达中南海颐年堂。

此刻,毛泽东已站在门口等待着他,准备迎接他的到来,一切安排得井然有序,气氛显得庄重而温馨。

彭德怀快步上前,紧紧握住毛泽东的手,亲切地问候道。

毛泽东望着彭德怀斑白的鬓角与黑瘦的面容,深情地说:“岁月匆匆,几年未见,你确实苍老了许多。”

彭德怀说:“我向来是若非必要,绝不轻易打扰,此番前来,确是有要事相商。”

毛泽东言:“吾已候你多时,未寝。自昨日下午接汝信,喜难入眠。今周总理迎西努克,少奇、小平、彭真同志亦将至。稍候共叙。”

两人并肩前行,毛泽东边走边言:“当前需筑战略后方,备战为重,西南投资占比最大,其地位关键,你赴西南区颇为合适。”

彭德怀重申道:“对于工业,我完全是门外汉,且在政治上开展工作亦感棘手。”

两人步入会议室,稍作停顿后,彭德怀坚定地说:“无论何种境遇,我都将坚持劳动生产,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。”

毛泽东颔首道:“我确有印象,而今思之,或许真理确在你处。”

中午时分,刘少奇、邓小平及彭真依次就座。

毛泽东切入正题:“西南区乃战略后方之重,资源丰富,地理优越,大有可为。若彭德怀同志前往,或能有所建树。”

彭德怀依旧固执己见,此刻更直言道:“时间紧急,唯恐延误,我意已决,欲赴边疆投身于农业建设。”

毛泽东深吸一口香烟,沉默不语,而其余三人见状,纷纷开口,一同劝说彭德怀。

毛泽东缓缓吐出烟雾,说道:“彭德怀同志赴西南,乃党的决策。我全力支持,绝无虚言。若有人持异议,欢迎直接与我交流。”

毛泽东转身对刘少奇说:“少奇、小平同志希望西南区的同志尽快开会,把相关问题明确阐述清楚。”

会后,毛泽东邀请彭德怀共进午餐,三位领导相伴左右,浅饮几盏,餐桌上笑声连连,营造出极为和谐的氛围。

回到吴家花园,彭德怀喜悦地对彭钢、景希珍等说:“毛主席已说服我。我们深谈历史与国家建设,强调要为后代多谋福祉,多作贡献。”

彭德怀略显醉意,强忍泪水说:“主席曾言,‘或许,真理此刻正站在你那一边……’”

十月上旬,彭德怀赴怀仁堂参与大三线建设特别会议,会上,来自西南的同志相继表态,热烈欢迎彭德怀前往开展工作。

晚年时,他时常提及并感慨:“毛主席终究还是理解我的。”这句话成了他嘴边的常言。

彭德怀满怀为人民服务的喜悦,然而,在即将出发之际,唯有一桩心事让他牵挂不已。

彭钢作为烈士后代,自幼相伴左右。今将别吴家花园,房产悉数上缴。侄女业已就业,无法随行,需为她另觅居所。

离别的日子渐近,某日,彭德怀对探访者言:“侄女长居于此,我离开后她无依无靠。我反复思量,能否为她留一室安身。”

听到彭德怀仅因此事开口,那位同志不禁哑然失笑:“这有何难,再为她寻一间屋子便是。”

房子问题已解决,但彭德怀心中仍感不安:“首次向组织提出个人需求,我内心深感愧疚。”

离别之际,彭德怀召集工作人员举行座谈会,并亲手摘下园中苹果,此举标志着他最后一次在吴家花园参与农事活动。

1965年11月28日,33次列车自北京站启程赴成都,伴随着长鸣,彭德怀身着黑军大衣,告别了吴家花园的日子,心中重燃战火,迈向了新的战场。

【彭德怀在西南:下三线,促建设】

11月30日,彭德怀抵达成都,入住位于永兴巷七号的住所。

彭德怀此番赴西南三线,旨在出任副总指挥一职。

抵达永兴巷七号后,彭德怀即刻对三线建委副秘书长杨沛言明:“自明日始,即刻投入工作。”

杨沛劝解道:“您一路上太过劳累,不妨先暂停行程,安心歇息数日,养精蓄锐。”

彭德怀回应道:“这些年我实则已休息良久。”

次日,他率先听取西南局关于三线建设进展的汇报,标志着他在三线地区工作的正式启动。

12月12日,彭德怀自成都启程,首赴外地调研。抵渝参加三线建委政治会议后,他转往内江、威远、自贡,考察天然气与碳黑生产状况。

1966年2月,彭德怀参观攀枝花铁矿与宝顶煤矿时,忆起少年挖煤经历,对煤炭深感熟悉。他叮嘱渡口市领导:“巷道支撑务必严谨,确保工人安全生产。”

彭德怀观察到,渡口钢铁基地沿雅砻江与金沙江交汇处延伸至水泥厂及宝顶煤矿,长达三十余里,夜间灯火通明,景色壮观,但也因此极易成为高空侦察目标。

他即刻建议于渡口设高空侦察站,并与重庆、昆明、贵阳构建防空通讯网,以便敌机出现时,能迅速调控照明。

3月,彭德怀重访石棉县安顺场渡口,望着奔腾的大渡河,怀念起为红军摆渡的船工。他忽地思索,红军已顺利北上,那些助渡的船工们后来如何?

得知尚有名为帅仕高的船工健在,彭德怀在完成视察任务后,特地绕道前往,满心欢喜地去探望这位老友。

见到体魄强健的老船工,彭德怀甚感宽慰。问及解放后生活,闻其困境,他沉默片刻,长叹一声,离别时赠予老船工十元以助。

行至西昌螺吉山畜牧场,彭德怀与九名随行人员共进一餐,餐后,他们按价付了两元餐费,随即继续行程。

得知交费情况后,彭德怀神情严肃:“那是百姓血汗换来的粮食,付这么少不合适。”随即补交八元,并致信场内党委书记田兴成,强调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核算制。

彭德怀在视察时,对账目核算极为严谨,每一笔都分得明明白白,坚决做到不占地方丝毫便宜。

故而,他对那时建造的高级接待所深感不满,其造价高达每平方米150元,且每位客人占用面积超过60平方米,认为此举颇为不妥。

彭德怀见诸多县市、专区及工矿企业纷纷兴建高档接待所,深感忧虑。尤其在四川西昌,以停建项目的资金建造奢华的锦江饭店后,他公开表示了强烈不满。

4月,彭德怀进行了第三次出行,此次他前往川南煤矿进行了实地视察,以了解当地煤矿的运营情况。

川南之行顺利达成,使彭德怀的一桩心事得以了结。

长征途中,中央军委指令彭德怀自红三军团抽调三四百人,由精干干部带领,前往川、滇、黔边境,开辟新的根据地。

彭德怀依令挑选了400多名战士,并特别指派师政治委员徐策带领他们前往。

但是,从那时候起,这支队伍就完全与红军断绝了联系,再无任何音讯相通。

十余年后,彭德怀仍心系那批指战员,借视察之名前往珙县,探询该部队的现状。

经多方探询得知,1935年他们转战多月后,仅剩数十人,最终被敌人重重包围,全部英勇牺牲。

彭德怀闻讯后,良久未能回神,旁边的工作人员轻声呼唤道:“彭总……”

此刻,彭德怀恍如大梦初醒,捶打着胸口,泪水汹涌,悲痛万分,持续哀悼,难以自抑。

彭德怀一生简朴,60年代仍身着抗美援朝时的旧棉衣,且平日里滴酒不沾。

我的工资在资助侄儿、侄女和若干烈士子女后,余下的部分都被我悉数存下。

彭德怀月薪410元,无亲生子女,他注重培养侄辈的朴素风气,给予接济时十分吝啬。那么,他的工资究竟是如何支配的?

1966年,整理彭德怀保险柜时,发现内有烟盒及数十扎共万余元的人民币,牛皮纸上赫然写着“缴党费”三个大字。



我的网站